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

意識流街頭攝影師-關錦昌


關錦昌的作品帶有不少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的味道,同時也散發出香港「下流」社會的濃烈氣味。

週六晚9:45,沙田市中心,咖啡店,兩個素未謀面,「上游」「下流」正式交流,枱面沒有咖啡,有的是相機,談攝影,談生活,談人生。

70後,成長於草根家庭,童年要幫媽媽看攤檔,穿梭橫街窄巷已成習慣的關錦昌從未想過攝影,直到三年前。開始時看看攝影書,影影花影影草,影東影西,三四個月後對攝影開始轉淡味之時巧遇「街頭攝影」,從此街頭攝影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份,重要的部份。

R0019599 關錦昌被森山大道的作品啟發:攝影沒有一定的規則,隨心就是美。得啟迪後,相機就隨身,拍攝就隨心。我稱關錦昌的攝影風格為「意識流攝影」。「隨」不等於隨便。初期關錦昌為了能夠練成近距抓拍「一米近攝盲拍」功夫,找了弟弟做主體對象練習不斷,認真。功夫是時間。「現在一米近攝盲拍已非常準。」關錦昌說。所謂盲拍,我認為不是盲拍,因為影像在他按下快門之前已在他腦海裡預見了。

「我很喜歡獨自遊街,有無相機不重要,也沒有拍攝主題之想,隨意行慢慢看,是享受。」看著他那自然的樣子,令我想起沈平林說過「對一個很愛畫畫的畫家來說,如有一天地球上再沒有畫紙及畫筆,即使用沙也要畫畫。」街頭攝影是藝術行為。曾志浩說,攝影的時候人與相機已經連為一體,攝影時不著重看鏡頭,反而是憑自己的意識­及感覺主宰攝影,這樣你會發現攝影裡不一樣的空間。

關錦昌給人的感覺,溫文有禮、隨和溫暖、低調。這與他的作品產生了-意外。他平淡地說:「我是平民,賺錢的不多,兒時過的窮苦生活。」。攝影是一種生活方式,是眼睛的延伸,是我們對生命的觀點,生活方式,是對生命的態度,是我們的喜好,是「我們本身」決定了一切,這些布列松的看法,也許能幫到我們窺探關錦昌的內心世界。不知道。
R0010808
我的朋友說:關錦昌去的地方我也去過,但從未發覺他鏡頭下的世界。

獎-不是關錦昌的追求,但他的作品常被欣賞。朋友熱心推動,去年以「黑夜城DARK OF CITY」影集,參加第一屆攝影集比賽,得到肯定,獲冠軍。街頭攝影將關錦昌由自己的世界帶到另一個世界,他是「現在攝影」的骨幹成員,由去年參與佔領中環相展,到今日參與社福機構服務,透過攝影工作坊幫助一班有困難兒童重建生命,生活是彩色的。不過,他還是喜歡獨個兒遊走黑夜的橫街窄巷,享受孤寂地一步一步由深水埗行到油麻地行到砵蘭街,隨心而拍,好像在找尋什麼似的。

000058
關錦昌很喜歡以上這一張相片,對他是一個很特別的經歷和意義。

R0010664

加長版請看《評台PenToy》

註:下流社會一詞是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於其2006年著作《下流社會:新社會階級的出現》中所提出的。大意為於全球化之趨勢下及社會階級的變動中,中產階層漸漸失去其特徵及優勢,並下沉為下層社會的一群。(維基百科)

2 則留言:

  1. 每個攝影師都是在不斷地找尋著觸發自己感受的東西把它/他/她拍攝下來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