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

【評台PenToy】觀點。角度。



觀點不同,角度很難一樣。人愛堅持己見,以示自己的優越過人。不願放下身段,從對方觀點出發,明白他的角度。結果,多數無好結果。衝突、紛爭、不和、悲劇。

我的女兒六歲左右,參加親戚的生日派對。我帶了一台新買的二手小型數碼相機-Ricoh GX200。到場不久,女兒見我在影相,她突然心血來潮,也想影相。熱愛攝影的爸爸,怎可能不鼓勵孩子攝影呢。於是將相機給了她用,相機大小,對小小的她是適合不過。教了她基本操作,很快上手,便滿場飛,週圍影,投入非常。大家對她的舉動,都感到興趣。爸爸更感興趣。

















對於女兒的第一輯攝影作品,有驚喜。這些相片能讓我有機會從她的觀點和角度看人事物。原來她眼中的世界是這樣的。這次經驗令我思想到「易地而處(put yourself in my shoes)」的問題。這問題我們會講會提,但要做得到,不容易。「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人的事。」在功利社會是一句忠言。

另一件學到的事,不要小看人年輕。女兒所拍的相片,有些若不講是小朋友拍的,可能你也未必會覺得。我們做家長的,有時會不會太過自以為是,輕看了仔女,看不起他們呢?又或是會「睇死佢唔得」呢?

有人說:孩子是父母的教師。我認為很有道理。我們父母的身份都是從他們而來,沒有他們,我們從那裡學做人的父母呢?中國現代漫畫的先驅,亦是著名作家和教育家豐子愷,在他眼中,兒童擁有不被扭曲的健全心智,是「身心全部公開的真人」,「肺肝相示」且「徹底地真實而純潔」。聖經箴言說:「孩童的動作是清潔,是正直,都顯明他的本性。」。孩童絕對可以成為我們道德和創意的導師。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轉換位置,了解他們的世界,學習學習。

從豐子愷繪畫兒童相的漫畫,就能知道他對兒童是多麼的了解。他的了解是來自親身的體會。他在《子愷漫畫選》自序說:「我常常抱孩子,喂孩子吃食,替孩子包尿布,唱小曲逗孩子睡覺...或者坐在小凳上“乘火車”。我非常親近他們...我深深地體會了孩子們的心理,發見了一個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兒童世界。...成人們笑他們“傻”,稱他們的生活為“兒戲”,常常罵他們“淘氣”,禁止他們“吵鬧”。這是成人的主觀主義看法,是不理解兒童心理的人的粗暴態度。...我常常“設身處地”地體驗孩子們的生活;換一句話說,我常常自己變了兒童而觀察兒童。」。

以下是我的女兒楊飛的部份作品。記住不要從大人的角度看,嘗試從她的觀點看。童真會令你快樂。 R0017094-GX200 R0017092-GX200 R0017091-GX200 R0017087-GX200 R0017088-GX200 R0017086-GX200 R0017078-GX200 R0017076-GX200 R0017070-GX200 R0017069-GX200 R0017062-GX200 R0017056-GX200 R0017054-GX200 R0017049-GX200 R0017043-GX200 R0017037-GX200 R0017035-GX200 R0017034-GX200
R0017046-GX200
R0017096-GX200
R0017089-GX200

註:相機當時的預設是黑白。

【評台PenToy】

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

尋找粉嶺戲院塗鴉繪手的故事


粉嶺戲院雖於2010年1月6日低調結業,但當時期有不少人談論她,現在,少了。

一代過去,一代又來,人在日夜不斷的交替中,在潮流的沖洗下,在生活的壓迫裡,她的存在,人都忽略了。

每次行經那裡,吸引我的總是她側面牆上的塗鴉,令她添上獨特的存在美感。但塗鴉抵擋不了雨淋日曬,正在消失中,心裡說:可惜!於是上網看看能否找到粉嶺戲院塗鴉的故事,所得零碎,神秘起來,令人更想找到塗鴉背後的完整故事。

誰是tvo, Bossanova & Kio, toki, YUKIN?

在網路的一個討論區,找到tvo的留言(2007年8月2-5日):

tvo:「畫咗一個晚上」

小撻問:「好正呀!會唔會上色ga?!得你一個畫?!?!點解係粉嶺戲院ge?!」
tvo:「多謝各位支持!!這幅牆是聯和墟"粉嶺戲院"的外牆(全粉嶺得只有一間戲院)
當晚我和幾個朋友,每人各自畫一幅牆畫,均以黑白為主,不過那裏廷難揾.......」

Java問:「tvo是art人吧??單看照片就覺得你應該是拍照高手^^」
tvo:「多謝支持!!我也不知自己是否art人,不過我肯定係一個鐘意畫公仔嘅人」

阿邦問:「tvo是粉嶺人嘛?」
tvo:「我家住觀塘,只係其中一個畫牆嘅朋友住係粉嶺」

yanyanwong問:「不過點解會畫牆既  唔係犯法既咩?」
tvo:「多謝支持!!我哋有問過幅(牆)嘅主人,佢同意我哋先畫」


是什麼驅使他們為粉嶺戲院添上黑色的色彩?
是誰的主意?他們現在怎樣?還有其他創作嗎?

粉嶺戲院塗鴉繪手的故事,就是這少少的線索,愈來愈吸引我。可能最終找不到完整故事,塗鴉也隨時而消失,戲院變豪宅,不要緊,因為我已用鏡頭把他們記下在我的歷史裡。

這是故事的開始,還是結束,不知道。
或許有其他人更適合尋找他們的故事,這已成功。




「暑中見舞」在炎炎的夏天向遠方的你問安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註:塗鴉指在公共、私有設施 或牆壁上的人為和有意圖的標記。塗鴉可以是圖畫,也可以是文字。未經設施擁有者許可的塗鴉一般屬違法或犯罪行為。(維基百科)

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

意識流街頭攝影師-關錦昌


關錦昌的作品帶有不少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的味道,同時也散發出香港「下流」社會的濃烈氣味。

週六晚9:45,沙田市中心,咖啡店,兩個素未謀面,「上游」「下流」正式交流,枱面沒有咖啡,有的是相機,談攝影,談生活,談人生。

70後,成長於草根家庭,童年要幫媽媽看攤檔,穿梭橫街窄巷已成習慣的關錦昌從未想過攝影,直到三年前。開始時看看攝影書,影影花影影草,影東影西,三四個月後對攝影開始轉淡味之時巧遇「街頭攝影」,從此街頭攝影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份,重要的部份。

R0019599 關錦昌被森山大道的作品啟發:攝影沒有一定的規則,隨心就是美。得啟迪後,相機就隨身,拍攝就隨心。我稱關錦昌的攝影風格為「意識流攝影」。「隨」不等於隨便。初期關錦昌為了能夠練成近距抓拍「一米近攝盲拍」功夫,找了弟弟做主體對象練習不斷,認真。功夫是時間。「現在一米近攝盲拍已非常準。」關錦昌說。所謂盲拍,我認為不是盲拍,因為影像在他按下快門之前已在他腦海裡預見了。

「我很喜歡獨自遊街,有無相機不重要,也沒有拍攝主題之想,隨意行慢慢看,是享受。」看著他那自然的樣子,令我想起沈平林說過「對一個很愛畫畫的畫家來說,如有一天地球上再沒有畫紙及畫筆,即使用沙也要畫畫。」街頭攝影是藝術行為。曾志浩說,攝影的時候人與相機已經連為一體,攝影時不著重看鏡頭,反而是憑自己的意識­及感覺主宰攝影,這樣你會發現攝影裡不一樣的空間。

關錦昌給人的感覺,溫文有禮、隨和溫暖、低調。這與他的作品產生了-意外。他平淡地說:「我是平民,賺錢的不多,兒時過的窮苦生活。」。攝影是一種生活方式,是眼睛的延伸,是我們對生命的觀點,生活方式,是對生命的態度,是我們的喜好,是「我們本身」決定了一切,這些布列松的看法,也許能幫到我們窺探關錦昌的內心世界。不知道。
R0010808
我的朋友說:關錦昌去的地方我也去過,但從未發覺他鏡頭下的世界。

獎-不是關錦昌的追求,但他的作品常被欣賞。朋友熱心推動,去年以「黑夜城DARK OF CITY」影集,參加第一屆攝影集比賽,得到肯定,獲冠軍。街頭攝影將關錦昌由自己的世界帶到另一個世界,他是「現在攝影」的骨幹成員,由去年參與佔領中環相展,到今日參與社福機構服務,透過攝影工作坊幫助一班有困難兒童重建生命,生活是彩色的。不過,他還是喜歡獨個兒遊走黑夜的橫街窄巷,享受孤寂地一步一步由深水埗行到油麻地行到砵蘭街,隨心而拍,好像在找尋什麼似的。

000058
關錦昌很喜歡以上這一張相片,對他是一個很特別的經歷和意義。

R0010664

加長版請看《評台PenToy》

註:下流社會一詞是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於其2006年著作《下流社會:新社會階級的出現》中所提出的。大意為於全球化之趨勢下及社會階級的變動中,中產階層漸漸失去其特徵及優勢,並下沉為下層社會的一群。(維基百科)

2013年3月2日 星期六

安息禮


喜事會拍照留念,喪禮呢?
去年朋友媽媽安息主懷,幫手攝影工作,第一次。
在安靜和嚴肅的聚會中,靜默地為家屬拍下紀念,
願上主賜下憐憫,讓家屬離開傷痛繼續前行!



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

鏡頭下的美

家,可能是我們最少留心的地方。 
平時看,不覺家裡的窗簾花樣有這麼的美,
但在鏡頭下,它隱藏的美就顯現了。 R0018316-GX200

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

上游向下流

本地攝影師關錦昌的頭像上寫著「下流」,印象深刻,令人思想不斷。貧富之間的距離持續被拉遠,「窮忙族」、「月光族」等新階級人類之興起令人憂愁。「下流社會」這名稱是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提出的,意指社會階層的中產漸漸消失,大部份人下流為底層社會的一群。

香港的年輕一代很努力力爭上游,逆流爭扎,期盼有一天能脫逃窮青之名,可惜現實環境的霸權之大,令理想成夢想,夢想成幻想,幻想成泡影。

攝影師的社會責任是什麼?我們可以做甚麼?有用嗎?思想......

仿傚關錦昌,我也為自己在頭像寫上「上游」
......綠色「上」是生機?是不甘?是方向?是狀態?是心志?是意識?是......
是期待作品有突破?


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

那些年......轉眼就過了

傳統菲林攝影隨科技的發達,已成為小數族群,也成為文藝時尚的形象。
傳統攝影它給我的感覺是很難形容,只能怨自己文筆有限,無法到位的描述。近日在整理2008舊相,有一張是兩位年輕朋友在農曆年到來拜年的相片,當時我的女兒約兩歲半多,快門一聲,那些年......轉眼就過了,女兒已小一了。
看著相片,好像遊走在時間靜止和流動中,感覺特別。 14560037-135M

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

為什麼街頭攝影叫功夫?

新期熱鬧非常的電影《一代宗師》,王家衛十多年所鑄的一劍。
自零八年步入攝影的世界,漸養成對光影對構圖對影象的敏感,也愈來愈喜歡看有質素的電影。王家衛鏡頭的電影語言,不論對光線、顏色、構圖等等都非常講究和精緻,除此之外,電影對白必是成經典。

「為什麼武術叫功夫?功夫其實就是時間。」-電影旁白

攝影史是西方的長,東方短;攝影哲學西方深,東方淺。向西方學習是需要,是基礎,在這基礎上所建的功夫是時間,最後「真管用的話,南拳有何止北傳呢?你說對嗎?」

街頭攝影是藝術,是功夫,是時間磨練出來的。 4506_003-MX R0016926-GX200

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

不只是為自己的時代攝影

近期因《孤星淚》電影使更多人認識這位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-雨果(Victor-Marie Hugo,1802年2月26日-1885年5月22日),我被他一句話啟發了我的思想,並將他的這句話中的「寫作」改為「攝影」成為對自己在學習攝影旅程中的提醒:「如果一個攝影師只是為他自己的時代而攝影,那我就得拆毀我的相機,放棄攝影了。」

0378_034-M3-BW

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

第一份街頭攝影Freelance工作

去年十一月底左右收到一則 Street Photographer(Freelance) Ad posting ,是一間剛成立的Singapore公司M by Hgroup,他們打算開展香港的業務,想找攝影師拍街頭人像相片作公司網上雜誌用途。我本著學習和吸取經驗的心態嘗試申請,他們看了我的100 Strangers Street Portraits Project感到適合,就給了我這次的機會(可能沒有其他人申請吧^^)。

公司Director只留港一星期,而我只有兩三日時間拍攝,加上要在街頭邀請二至三百人影相不是容易的事,而實際是吃力的工作,但這次機會給了我很寶貴的體驗。拍攝幾天都有下雨,盡力在中環、銅鑼灣和尖沙咀找合適的目標人物,最終拍到159張。公司Director表示滿意,他留了幾百張公司卡片給我日後用,表示未來還有合作機會,幫他們公司拍攝^^。

遲些再與各位分享街拍人像相的苦與樂吧。

以下是部份作品,你猜到他們是甚麼國際的人嗎?